當新加坡開始驅趕幣圈人

Jun 06 ? TechFlow是區(qu)塊鏈原創深度媒(mei)體(ti)。運(yun)營(ying)超過 1 年,專注(zhu)區(qu)塊鏈行業調查、分析與評論。
摘要: 當監管套利時代(dai)終(zhong)結,部分以新加(jia)(jia)坡為根(gen)據地的離岸加(jia)(jia)密(mi)企業已開始向(xiang)香港、迪(di)拜(bai)、馬(ma)來西亞等地遷移。
曾(ceng)經(jing)的 Web3 天堂新(xin)加坡開(kai)始趕人了。
5 月 30 日(ri),新加坡(po)金融(rong)管理(li)局(MAS)正式發布了“數(shu)字代幣服務提供商(DTSP)”最終政策(ce)指(zhi)南(nan),文件態度十分強硬:
所有在新加坡注冊或運營的加密服務提供商,若未取得 DTSP 牌照,須在 2025 年 6 月 30 日前停止向境外客戶提供服務。
該規定不設過渡期,違規者將依法(fa)懲處,被發(fa)現違反法(fa)律(lv)的(de)公司(si)將面臨高(gao)達 25 萬新加(jia)坡(po)元 (20 萬美元)的(de)罰款和(he)最(zui)長(chang)三(san)年的(de)監禁。
該政策猶如一道晴空霹靂,讓眾(zhong)多(duo)新加坡加密貨(huo)幣(bi)從業(ye)者(zhe)心頭(tou)一顫。
作(zuo)為(wei)亞(ya)洲 Web3 大本(ben)營,新加坡一直扮(ban)演著“監(jian)管套利”的完美場所。
新(xin)加坡過去施行“內外(wai)(wai)有別”的(de)監管策略,允許在新(xin)加坡注冊的(de)企(qi)業自由地向海外(wai)(wai)客(ke)戶提供服(fu)務,僅對面向本地市場的(de)業務有著更(geng)為(wei)嚴格的(de)監管要求。
特別是當中國(guo)(guo)實施全(quan)面禁令、美國(guo)(guo) SEC 加(jia)(jia)(jia)大(da)執法力度等主要市場(chang)收緊監管之際(ji),新(xin)加(jia)(jia)(jia)坡(po)適時地扮演(yan)了(le)避風港角色(se),為眾多加(jia)(jia)(jia)密交易所、基金、項目方(fang)提(ti)供了(le)安全(quan)落腳點,導致(zhi)了(le)一波又一波的加(jia)(jia)(jia)密企業(ye)遷移(yi)浪潮。甚至,新(xin)加(jia)(jia)(jia)坡(po)國(guo)(guo)家主權(quan)基金淡(dan)馬錫也曾參與投(tou)資了(le) FTX、Immutable 等加(jia)(jia)(jia)密企業(ye),鞏(gong)固了(le)新(xin)加(jia)(jia)(jia)坡(po)作為亞洲加(jia)(jia)(jia)密中心的地位。
然而,此次監管政策(ce)的明確,卻逐漸堵(du)上了“監管套利”的漏洞。
根據新加(jia)坡 MAS 發(fa)布(bu)的 DTSP 最終(zhong)監管(guan)回(hui)應文(wen)件(jian),最為(wei)嚴苛的幾個關鍵點在于(yu):
1.跨境業務全面納管:無論服(fu)務對象是新加坡本(ben)地還(huan)是海外客(ke)戶(hu),只(zhi)要在新加坡境內開展(zhan)數字代幣(bi)相關(guan)業務,均需獲得 DTSP 牌照,這直接切斷了(le)過去(qu)“在新加坡注(zhu)冊但(dan)只(zhi)服(fu)務海外客(ke)戶(hu)”的監管套利路徑。
2.營業場所定義極度寬泛:MAS 將“營業場(chang)所”定義為“在新加(jia)坡(po)由持(chi)證人用于開展業務的(de)任(ren)何(he)地(di)點(dian)”,甚至包括(kuo)可(ke)移動的(de)攤位。這一(yi)定義幾乎(hu)覆(fu)蓋了所有可(ke)能(neng)的(de)業務場(chang)所,無(wu)論規模(mo)大小(xiao)。
3.個人與機構雙重覆蓋:監管對(dui)象既包(bao)括(kuo)在(zai)新加(jia)坡(po)營業場所運營的(de)個人(ren)或(huo)合伙企業,也包(bao)括(kuo)在(zai)新加(jia)坡(po)境(jing)外開展數字代幣服務(wu)業務(wu)的(de)新加(jia)坡(po)公司(si),實現了對(dui)主體的(de)全覆蓋。
此(ci)外,雖(sui)然(ran) MAS 表示海外公(gong)(gong)司(si)雇員(yuan)在家辦公(gong)(gong)可(ke)被接受,但(dan)對“雇員(yuan)”定義模糊,項目創始人、持(chi)股人員(yuan)是否屬于雇員(yuan),完全(quan)由(you) MAS 自行裁量。
為什么新加坡 MAS 突然重拳出擊?
這并不是新加坡金融管理當局對加密貨幣公司的突然政策襲擊,早在 2022 年,新加坡 MAS 就出臺了《金融服務和市場法》,其中第九部分就是加密貨幣的監管,然后開展了多次公開咨詢和征求意見稿,5 月 30 日的文件則是回應咨詢,同時詳細闡述了具體的監管方法、法規、通知和 DTSP 發牌指南。
根據咨詢文件,MAS 的核心考量因素在于“部分加密貨幣企業可能損害新加坡的聲譽”。
原文表示,“由于數(shu)(shu)字(zi)代幣服(fu)務具有(you)基(ji)于互(hu)聯網和跨境(jing)的特性,數(shu)(shu)字(zi)代幣服(fu)務提供商(shang)(DTSPs)更容易面臨洗(xi)錢/恐怖融資(ML/TF)風險(xian)……DTSPs對新加坡構成的主要風險(xian)將是聲譽風險(xian),即(ji)如果他(ta)們(men)參與或被濫用于非法目的時(shi)可能(neng)損(sun)害新加坡聲譽。”
一切的原點或許還得回到 2022 年,淡馬錫投資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與本土加密基金三箭資本暴雷,重創了新加坡的金融聲譽。時任新加坡財政部長的黃循財(現任總理)公開表示,這筆投資造成了聲譽損害,淡馬錫隨后對投資團隊和高級管理人員進行了減薪處罰。
最新的法規之下,哪些加密貨幣企業會受到影響?
根據咨(zi)詢(xun)文(wen)件(jian),一切與(yu)加密資產交易相關(guan)的主體均需持牌,包含(han)加密貨幣(bi)(bi)交易平臺、加密貨幣(bi)(bi)托(tuo)管、加密貨幣(bi)(bi)轉(zhuan)賬、加密貨幣(bi)(bi)發(fa)行(xing)……
2025 年 6 月 30 日,大(da)限臨(lin)近,來(lai)自朋友(you)圈等社交媒體的(de)恐慌籠罩在(zai)新(xin)加坡加密從(cong)業(ye)者心頭,但(dan)更(geng)多(duo)的(de)情緒卻(que)是(shi)迷(mi)茫。
“之(zhi)前并不(bu)知道(dao)相關政(zheng)策(ce),就是(shi)朋(peng)友圈一下子炸(zha)了,目前各(ge)方觀點不(bu)一,只能(neng)先觀望,大(da)不(bu)了離(li)開新(xin)加坡,去隔壁馬來西亞(ya)”,項(xiang)目方從業者 Adam(化名)如此表示。
某加密交易所從業者 Kevin 則十分惆悵,他們公司已經做好了整體將辦公室遷移至香港的計劃,但他并不知道具體時間表,在新加坡已常駐 2 年的他正準備申請新加坡永居(PR),遭此變故,心懷遺憾與不舍。
此(ci)前(qian),香港(gang)(gang)(gang)立法會議員(yuan)吳杰莊在社交媒體上(shang)發(fa)(fa)(fa)文招攬新(xin)加(jia)坡加(jia)密(mi)從業(ye)者(zhe)入(ru)駐香港(gang)(gang)(gang),他(ta)表(biao)示:「新(xin)加(jia)坡早前(qian)發(fa)(fa)(fa)布《數(shu)字代幣服務提供商(shang)發(fa)(fa)(fa)牌指南》,對(dui)從事(shi)虛擬資產的相關公(gong)司、機構(gou)、人員(yuan)提出了新(xin)的政策。香港(gang)(gang)(gang)自 2022 年發(fa)(fa)(fa)布虛擬資產宣言后,積極歡迎行(xing)業(ye)到港(gang)(gang)(gang)發(fa)(fa)(fa)展。根(gen)據非正式統計,已有(you)上(shang)千家 Web3 公(gong)司落地香港(gang)(gang)(gang)。如果(guo)您(nin)目(mu)前(qian)在新(xin)加(jia)坡從事(shi)相關行(xing)業(ye),并(bing)有(you)意(yi)(yi)將總部及(ji)人員(yuan)遷(qian)移至(zhi)香港(gang)(gang)(gang),我(wo)愿意(yi)(yi)提供協(xie)助,歡迎來港(gang)(gang)(gang)發(fa)(fa)(fa)展!」
加密托管平臺(tai) Cobo COO,前 PAG 太盟投資(zi)集團(tuan)法律總顧(gu)問 Lily 認為該政策被過度放大了恐慌情(qing)緒,該政策保持了 MAS 一(yi)貫的(de)監(jian)管風(feng)格(ge),主要受(shou)影(ying)響(xiang)的(de)是非(fei)持牌交易所(suo)的(de)新加坡前臺(tai)和(he)實質(zhi)運營(ying)團(tuan)隊,不(bu)會影(ying)響(xiang) Cobo 在內已經獲得(de)豁免的(de)企業(ye)和(he)已經取(qu)得(de)牌照(zhao)(zhao)的(de)企業(ye),以及也(ye)不(bu)會影(ying)響(xiang)那些本身(shen)業(ye)務(wu)范(fan)(fan)圍(wei)非(fei)牌照(zhao)(zhao)監(jian)管范(fan)(fan)圍(wei)的(de)機(ji)構。
根據新加坡 Mas 官網資料,COBO、ANTALPHA、CEFFU、MATRIXPORT 等(deng)(deng) 24 家(jia)企(qi)業均在豁免名單(dan)之列,BITGO、CIRCLE、COINBASE、GSR、Hashkey、OKX SG 等(deng)(deng) 33 家(jia)企(qi)業已(yi)經獲得 DTSP 牌(pai)照。
對(dui)于這(zhe)部分持(chi)(chi)牌(pai)和豁免(mian)企業而(er)言(yan),新政策反而(er)創造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,提升了持(chi)(chi)牌(pai)機構(gou)的聲譽價值,并(bing)為全球(qiu)擴張奠定基礎。
與之(zhi)對應(ying),當監管(guan)套利(li)時代終(zhong)結,部分以新(xin)加(jia)(jia)坡(po)為(wei)根據地的離(li)岸(an)加(jia)(jia)密企業已開始向香港、迪拜、馬(ma)來西亞等地遷移。
Adam 則認(ren)為(wei)加(jia)密從業者(zhe)離開(kai)新(xin)加(jia)坡是大趨勢,這(zhe)個(ge)政策更多是加(jia)速這(zhe)個(ge)進程。
“新加坡生活成本(ben)高,無聊,更主要的是現在賺錢機會(hui)太少,想要生活去(qu)日(ri)本(ben),想賺錢去(qu)迪拜”。
曾幾(ji)何時,新加坡被稱為“加密猶(you)太人的耶路撒冷”,如今其(qi)大(da)門收緊,加密猶(you)太人不(bu)得不(bu)逐水草而居,繼續流(liu)浪(lang)。
評論(0)
Oh! no
您是否確認(ren)要(yao)刪(shan)除該(gai)條評(ping)論嗎?